导航菜单

大学生“慢就业”的研究述评

禤 欣,黄晓珩,何绍彬

(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,广东 广州510520)

一、 引言

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,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,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。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,一方面影响学生实现个人价值、获得幸福感,另一方面对社会和谐稳定、国家经济进步以及“中国梦”的实现均有着重要意义。根据教育部统计,2018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,达到820 万人,比上年增加25 万人,这说明了当代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。2018年8月,《中国青年报》对我国2009 名大学生开展了调查,结果表明72.9%的受访者周围有毕业而不就业的大学生。“最难毕业季”成为近年的网络热词,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瓶颈,主动或被动地加入“慢就业”队伍,由此,可见“慢就业”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。

近年来,“慢就业”现象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。持有积极态度的观点认为,“慢就业”是经济市场新形势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,是大学生由“学生”到“职场人”角色转换的缓冲做法,而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。然而,在消极态度的一方看来,我国已经采取“就业创业补贴”“就业择业期”①广东省教育厅于2019年4月宣布取消暂缓就业政策,实行就业择业期政策,明确规定在两年择业期限内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、升学方面享有与应届生同等的待遇。等多种政策倾斜,为毕业生创造了就业的自由度,但是“慢就业”群体还是越来越多,“慢就业”的行为选择反映了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,这些问题将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阻碍。还有部分人处于中立态度,认为一部分大学生通过“慢就业”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,但是存在大学生选择“慢就业”并非理性的情况,他们普遍出现焦虑、抑郁等不良状态,“佛系心态”、职业认知偏差、职业规划不足、盲目从众等问题亟待进行引导。

“慢就业”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普遍现象,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。探究大学生“慢就业”现象的本质及问题,是高校就业指导的关键环节,有助于把握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特征与问题,有助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,有助于实现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。国外早在17 世纪60年代出现“慢就业”相关研究,而我国大学生“慢就业”近年才逐步升温,“慢就业”的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。论文旨在对现有涉及“慢就业”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全面回顾,了解“慢就业”研究总体进展情况,系统梳理“慢就业”的研究视角、概念界定、研究内容和方法,并对“慢就业”研究进行评论和展望,以期为未来的“慢就业”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。

二、 “慢就业”的界定及分类

国外早在17 世纪60年代出现类似“慢就业”的“间隔年(gap year)”和“NEET 族”。所谓“间隔年”,是指西方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,不马上升学或就业,而是利用3~24 个月选择参加志愿活动、游历等来丰富人生阅历,增长见识。早期“间隔年”是家庭优越的贵族青年的奢侈活动,到了20 世纪末,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逐步繁荣昌盛和交通发展的日趋便利,各种潮流的旅游企业和中介机构纷纷形成,“间隔年”被大规模普及。还有一部分西方青年被称为“NEET族”,“NEET”是“not in education,employment or training”的简称,指的是没有稳定工作,没有继续进修,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训练,依赖家庭的年轻人。“间隔年”和“NEET 族”的区别在于,前者“慢就业”产生积极影响,而后者

相关推荐: